为充分发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育人功能,推动科技资源面向青少年开放共享,促进跨院系基层党组织共建。11月1日上午,实验教学部工程训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党支部联合外国语学院工会、大学英语部教工第一、第二党支部,在工程训练中心共同举办“科技启迪智慧 实践点亮未来”科技创新体验营研学活动。来自外国语学院的20余名教职工子女参加了本次科技实践之旅。
作为学校重要的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工程训练中心依托先进的设备资源和专业的师资队伍,为本次活动精心设计了多个适合青少年参与的科技体验项目。在工程训练中心指导教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分小组有序参与各项实践环节。
VR与3D体验:开启工业制造认知之门
在虚拟仿真实训区,同学们佩戴专业3D眼镜,通过沉浸式交互系统了解铸造加工的全流程,并在教师指导下尝试操作大型设备模拟平台。逼真的视觉效果和互动操作让抽象的工业知识变得生动可感,孩子们在惊叹中初步建立起对现代制造技术的认知。

机器人互动:感受智能科技魅力
“机器人书法大师”展台前围满了好奇的孩子们。在中心教师的讲解下,大家了解了机器人视觉识别与运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并亲手使用特制毛笔书写汉字,观察机器人如何精准复现书写笔迹。这一融合传统文化与智能科技的互动体验,引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
在工业机器人展示区,工程训练中心展示了串联机器人和水果采摘机器人两种典型应用。教师们通过现场演示和通俗讲解,让同学们了解到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和智慧农业中的重要作用,展现了工程技术服务社会发展的广阔前景。

激光造物:体验数字制造全过程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激光加工实践在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实验室展开。在认真学习了设备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后,同学们在教师指导下亲自操作激光打标机和切割机,将个人手机中的照片或中心提供的矢量图素材,转化为个性化的书签、生日贺卡、照片卡和各种造型的小挂件。从图像处理、参数设置到设备操作,孩子们完整参与了数字制造的全过程。当看到自己的创意通过激光加工变成精美实物时,每位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就感。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直观理解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现代制造技术的完美结合。

党建引领共建,拓展实践育人新路径
本次研学活动是工程训练中心发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辐射功能的重要实践。通过与外国语学院开展党支部共建,中心有效拓展了服务对象,创新了实践育人模式。双方以党建为纽带,整合优质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育人共促”的共建目标。
本次科技创新体验营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接触前沿科技的宝贵机会,也为中心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积累了有益经验。工程训练中心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开放共享机制,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普教育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